從臺灣至美國的貨運航線

從臺灣至美國的貨運航線

臺灣與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貿易夥伴,涉及電子、半導體和機械等行業。您和您的企業物流也可能參與了這種全球合作夥伴關係。以下是一些詳細資訊,可以為您從臺灣運往美國提供裝備。 本指南將詳細解說,空運與海運、保稅倉庫、臺灣自由貿易區(FTZ)倉儲,以及美國海關要求,助您優化供應鏈運作。 臺灣和美國的貿易關係 臺灣有2340萬人口,名列全球經濟排名第21位,國內生產總值為7591億美元。 臺灣的主要產業包括電子、資訊通信技術(ICT)、半導體、石化、紡織、鋼鐵、機械。 2021年,臺灣是美國的第八大交易夥伴,雙邊貨物總額為1141億美元。...
“中國+1”戰略實施面臨的挑戰

“中國+1”戰略實施面臨的挑戰

我們都聽說過“中國+1”戰略,企業正在採用這種戰略來降低生產完全依賴中國工廠帶來的供應鏈風險。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通常涉及一些高層次的問題,例如“這對我的公司有意義嗎?”和“哪些國家最適合拓展業務?”然而,企業對實施“中國+1”戰略關鍵細節的關注不夠。 將實體業務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是非常複雜的。除此之外,在馬來西亞、印度、泰國、越南等亞洲國家開展業務可能比在中國更難,因為中國擁有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和友好的營商環境。 通常在業務轉移由於計畫不周,導致延誤、預算超支和客戶投訴後,企業才意識到這一點。...
直升機運輸的關鍵挑戰

直升機運輸的關鍵挑戰

一架新直升機的平均成本約為 200 萬美元,最昂貴的機種更高達 2700 萬美元。這就是為什麼直升機運輸這種昂貴、時間要求嚴格、且不可損壞的任務,對買賣雙方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 運輸直升機只能倚靠專家。這種艱鉅的專案需要多種特殊設備一同協作,如起重機和定制集裝箱以確保安全運輸這種超大型精密產品。 如果您有直升機運輸服務的需求,以下幾點需要您特別留意。     一切始於計畫...
供應鏈專家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採購多樣化將會重塑貨運的流程

供應鏈專家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採購多樣化將會重塑貨運的流程

在由中菲行所贊助的《The Freight Buyer’s Club》新的一集播客中,主持人Mike King與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的供應鏈暨海關政策副總Jon Gold、《華爾街日報》物流編輯Paul Page和Cummins的國際運輸執行總監Bjorn Vang Jensen談論了在COVID後該如何重塑航運路線。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都看到了產品採購的多樣性,不再局限於中國。因為製造商和零售商正在尋求更多供應鏈的彈性。這將對貿易和航運模式產生重大的影響。...
謝志堅顧問對全球海運未來供需平衡的看法

謝志堅顧問對全球海運未來供需平衡的看法

曾任長榮海運和陽明海運董事長的謝志堅先生最近參加了Freight Buyer’s Club播客節目,與主持人Mike King進行專訪。謝志堅先生現為該播客的合作夥伴,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的顧問。 謝志堅先生認為,集裝箱航運公司將會運用多種舉措以應對新船訂單帶來艙位供過於求的現象。在集裝箱航運需求增長停滯的情況下,多管齊下的運力削減工作將幫助承運人避免運費大戰的發生。他指出,承運人 “知道如何安排 “供應方面的削減,並將盡其所能 “控制運力過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