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在經歷許多變化。現在正是回顧當前市場情況以及展望短期未來的好時機。
特朗普政府的多項政策變革,旨在為其減稅方案提供資金,並平衡部分美國貿易夥伴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推動開展。要跟上這些變革的腳步,並準確理解新關稅目前及未來的運作方式,確實不容易。為了充分了解這些變革,讓我們回顧一下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實施的措施。
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新實施的關稅
以下是特朗普政府截至目前為止已實施的措施。
以中國為首 —2月4日,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了10%的額外關稅,除第98章商品(基本為美國退回的商品)以及在2月1日之前離開原產地、且在3月7日之前抵達美國的商品外,其他商品皆無豁免。這項新的10%關稅無法通過退稅計劃進行退款。
3月4日,美國對中國商品又加徵了額外10%的關稅,這些規範與2月4日的關稅措施相同。
這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將會“逐步累加”。為了解您在進口商品上需要支付的關稅,您需將基本稅率、原有的301條例關稅(7.5%或25%)、2月4日的10%、3月4日的10%、適用的其他貿易補救型關稅,以及適用的新鋼鐵和鋁製產品關稅加總起來
別忘了小額豁免規則。雖然目前該禁令已暫停,但一旦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完成建立管理該禁令的系統和流程,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即使價值低於800美元,也將需正式報關並支付以上關稅。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墨西哥與加拿大 —2月4日,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了25%的關稅,雖然在三方努力達成協議以避免此關稅的期間,特朗普政府將此政策暫停了30天,在3月4日,特朗普政府重新實施了此政策,並於3月7日再次暫停,直到4月2日為止。此次暫停僅適用於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的商品。不幸的是,在3月4日至3月7日之間已支付的關稅無法申請退款。這些關稅並不包含任何豁免權,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第98章商品(以及目前符合USMCA的商品,直到4月2日為止)。加拿大能源產品的關稅減少至10%,而這些新的25%關稅則無法通過退稅計劃進行退款。
截至目前,貿易界仍抱持著特朗普政府將在最後一刻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達成協議,以避免在4月2日重新實施這些關稅的希望。
新鋼鐵和鋁製產品關稅 — 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國家的鋼鐵製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對鋁製產品在原有10%的關稅基礎上再加徵15%的關稅,自3月12日起生效。此行政命令還取消了所有原有的豁免權,對所有符合統一關稅表(HTS)代碼的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僅有在美國 「熔煉和澆注」或 「冶煉與鑄造」的鋼鐵或鋁製品享有豁免權。
該表包含部分 「衍生」產品,即由鋼鐵和鋁所製成的產品。25%的關稅政策也適用於這些商品,但其僅對產品中鋼鐵和鋁製的零組件價值徵稅,並非對美國統一關稅表(USHTS)第73和第76章中分類的商品全價徵稅。這些衍生商品的生效日期同樣為3月12日。
這些新關稅伴也帶來部分新的報告要求,例如衍生產品中鋼鐵或鋁的零組件價值、衍生產品的重量(以公斤計算),以及鋼鐵或鋁熔煉與澆注或是治煉和鑄造的國家。
銅和木材 — 新的行政命令已對來自加拿大的銅和木製產品展開調查。這些調查的結果可能會帶來額外的產品和國家特定關稅,與上述關稅政策相似。
數位服務稅(DST)— 特朗普政府已針對外國數位服務稅及其他監管措施對美國科技公司和消費者的影響展開調查。所有國家皆包含在內,英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和土耳其則被特別提及。這項調查的目的是對那些對美國企業或消費者不公平對待的國家徵收額外關稅。
對等關稅政策 — 預計將於2025年4月1日後生效,美國可能會對全球任何國家徵收新的對等關稅。該政府已指派相關機構進行調查,根據每個美國外貿夥伴國家對美國出口商品所徵收的關稅、對美國實體徵收的不公平稅收(如增值稅)、非關稅壁壘所帶來的成本(補貼與繁雜的法規,如: 知識產權侵權和數位貿易的障礙)、操控匯率的相關政策,以及美方認為對市場准入的不公平限制或公平競爭等任何政策,確定相應的對等關稅稅率。
美國將對任何國家實施對等關稅的時間尚未確定,但其調查已在進行中。專家認為,該政府首先可能會針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雖然可以假設其自由貿易夥伴將享有豁免權,由於其美國關稅為零,但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國家仍然無法完全排除在外。因為與美國的貿易逆差大,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高,且貨幣受非市場控制,越南可能會受到最大的影響。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度也將面臨類似挑戰,馬來西亞的風險則較低。歐洲國家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也較高,其中德國可能會成為該政府關注的重點。
執法力度加強 — 在所有政策變革中,CBP在上週發布了計算新關稅的指導方針,明確表示希望貿易界遵守規定,準確報告並支付這些額外關稅。CBP表示,若出現不遵守規定的行為,將對其採取執法措施。
船舶法 — 美國將對中國船隻徵收高額港口使用費 — 這項政策源自於301條例的調查,拜登政府發現中國造船業存在違規行為。特朗普政府目前已開啟公眾評論期,並計劃於3月24日舉行公開聽證會,討論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和註冊運營商徵收每次進入美國港口超過100萬美元罰款的提案。擁有中國製或是註冊的船隻,以及有意訂購中國船隻的運營商,皆有可能在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時面臨這些罰款。
舉例來說,一艘船隻在單次航程中進入三個美國港口,可能會被徵收相當於每個20英尺貨櫃120到500美元的進口費,具體金額則取決於上述違規行為的數量和類型,這些費用很可能會由承運人轉嫁於進、出口商。所有航線的船公司皆使用中國製的船隻,其中包括跨大西洋(歐洲)以及跨太平洋航線。專家更認為,潛在的額外費用可能會促使部分承運人將較小的次級美國港口從航程中剔除,進而導致港口擁堵以及運費上漲等情況。
對於進、出口而言,更令人關切的是其要求貨主在未來追蹤貨運量,特別是使用非美國製船隻上的貨物,並在報告所有統計數據的同時,達到使用美國船隻運輸貨物的門檻。
新關稅與貿易政策變革概覽
為幫助企業迅速評估最新的發展,以下表格概述了主要貿易措施、受影響國家、關稅分類以及實施細節。內容涵蓋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及各類金屬和衍生產品徵收的關稅,以及即將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這些政策可能會對更廣泛的全球貿易關係產生影響。
貿易措施 | 原產國 | 受影響的 HTSUS | 額外關稅 | 實施日期 | 網站 |
IEEPA | 中國 / 香港 | 全部 | 自 2025 年 3 月 4 日起為 20%(2025 年 2 月 4 日至 2025 年 3 月 3 日為 10%) | 2025年3月4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90 FR 9431
90 FR 11426 CBP CSMS # 64299816 |
加拿大 | 全部:符合 USMCA 資格 | 暫時豁免 | 2025年3月7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90 FR 11423
CBP CSMS # 64297449 |
|
除「能源或能源資源」和「鉀」除外:其他所有產品均不符合 USMCA 資格 | 25% | 2025年3月4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
「能源或能源資源」:不符合 USMCA 資格 | 10% | 2025年3月4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
「鉀」:不符合 USMCA 資格 | 10% | 2025年3月7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
墨西哥 | 全部:符合 USMCA 資格 | 暫時豁免 | 2025年3月7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90 FR 11429
CBP CSMS # 64297292 |
|
「鉀」除外:其他所有產品均不符合 USMCA 資格 | 25% | 2025年3月4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
「鉀」:不符合 USMCA 資格 | 10% | 2025年3月7日 凌晨12:01(東部時間) | |||
美國232條款 – 鋼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原始列表 | 25%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於2018 年 3 月 23 日開始) |
90 FR 11249 |
美國232條款 – 鋼衍生產品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原始列表 | 25%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於2020 年 2 月 8 日開始) |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HTS 第73章內的新選擇列表 | 25%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 ||
不在HTS 第73章內的新選擇列表 | 25% 適用於鋼含量 | 待定 | |||
美國232條款 – 鋁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原始列表 | 自 2025 年 3 月 12 日起為 25%(先前為 10%)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於2018 年 3 月 23 日開始) |
90 FR 11251 |
美國232條款 – 鋁衍生產品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原始列表 | 自 2025 年 3 月 12 日起為 25%(先前為 10%)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於2020 年 2 月 8 日開始) |
|
全部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 | HTS 第73章內的新選擇列表 | 25% | 202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12:01(東部時間) | ||
不在HTS 第73章內的新選擇列表 | 25% 適用於鋁含量 | 待定 | |||
對等關稅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可能到 2025 年 4 月 2 日) | 90 FR 9837
90 FR 10677 |
美國232條款 – 銅及其衍生產品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90 FR 11001 |
美國232條款 –木材 / 板材及其衍生產品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90 FR 11359 |
第301 條數字服務稅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90 FR 10685 |
接下來可能將出現哪些變化
該政府機構將於4月1日完成「美國優先」的調查 — 特朗普政府首個指派政府機構調查美國貿易政策和貿易協定的行政命令將於4月完成。舉例來說,這項調查可能會對美墨加協議(USMCA)帶來變革,而由於其影響範圍廣泛,貿易界正為各種可能做好準備。
對中國企業於在其他地區生產的商品徵收關稅 — 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將生產業務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等第三國的擔憂,未來可能會導致對這些企業徵收關稅等措施。
對曾於美國進行、現於墨西哥生產的商品徵收 100-200%的關稅 — 此潛在措施雖已不再是焦點,但仍是該政府將優先實施之政策。
對於來自金磚國家的商品徵收關稅 —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總統總統針對此議題已發表多次言論。請密切關注任何可能提高對於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南非、阿聯酋、埃及、印尼和埃塞俄比亞)商品關稅的最新動態。
針對藥品和半導體產品的特殊關稅 — 特朗普總統和政府官員將對藥品和半導體產品的特殊關稅列為優先處理事項。
報復性措施 — 如果您是出口商,您可能會受這些新關稅影響的國家對您的商品採取報復性措施。部分報復性關稅已在實施中,部分則是在美國擬議措施前就已經公布。如果您正在尋求處理以上複雜情況的所需協助,請立即聯繫中菲行的物流專家。
於國會內打擊貿易作弊法案 — 這不是一項行政命令,而是在國會所提出的法案,其獲得了兩黨的支持。該法案將加倍違規罰款和處罰,並對重複違規者實施五年的進口禁令。這項措施強調了,進口商應擁有強大合規規畫能力的重要性。
公平競爭法案 — 這項法案在國會中以壓倒性的兩黨支持推出,旨在更新貿易補救法規,並允許美國政府追蹤在反傾銷或反貼補稅調查結果不利後,將生產業務遷移至新國家的企業。該法案能加快調查程序,當中國企業將生產遷移到第三國時,調查的流程會更加便捷。這項法案將進一步允許美國商務部考慮中國政府對在第三國設有製造設施的中國企業所提供的補貼,並向這些企業的商品徵收關稅,以實現 「公平競爭」。
如何保持領先的優勢
在面對這些變革時,感到不知所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那麼,該如何保持領先的優勢呢?以下是中菲行物流專家所提供的建議。
-
- 中國+1策略:透過佈局鄰近國家或友好國家的供應鏈,避免對單一來源地過度依賴。謹慎評估,確保供應鏈轉移時,商品不僅僅是在新地點進行組裝或包裝,而是實際完成生產。並要求供應商提供書面證明,確認足夠的原物料採購與製造過程已於新地點完成,以達成原產地轉移的要求。
- 外包策略:在新貿易政策尚未明朗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服務供應商的資源、專業知識及市場情報,協助企業應對變化。謹慎評估,,由於各地區的貿易政策可能會迅速變動,避免將自身資源投入至單一特定市場。
- 謹慎行動:根據特朗普總統的新政,任何地區皆無法完全避免新關稅政策的風險。因此,在調整供應鏈時,務必審慎評估,確保新的原產國不會成為實施新關稅的目標,同時確認物流成本、交貨時間或品質問題不會抵銷關稅節省所帶來的效益。
- 充分了解您的供應鏈:探索具有經濟效益的貿易合規與供應鏈技術,以確保從零組件到最終產品的供應網絡透明度。數據是保持靈活應變的關鍵,面對新的貿易格局,唯有迅速採取行動,才能領先競爭對手。
- 善用現有資源:與服務供應商合作,探索申請關稅豁免的機會,透過新關稅或原產地規劃降低成本,或自由貿易區(FTZ)和退稅計劃以避免支付高額關稅。
- 保持合規:新政府及多個國會委員會將對CBP和DHS施加壓力,嚴格執行合規要求。合規審查機制將加強,罰款和處罰也會相繼提高。
- 與值得信賴的專業顧問合作:與像中菲行一樣值得信賴的專業顧問合作,其能協助測試新市場,在新的貿易航線順利運輸貨物,為您爭取競爭優勢,即時掌握持貿易政策變革動態。擁有頂尖的合作夥伴,能幫助您更容易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向中菲行尋求專業指導
要跟上多變的貿易政策的可不容易,但您不必隻身奮戰。中菲行的全球物流專家可以協助您評估政策變革所帶來的影響,並為您制定強化供應鏈的策略。立即聯繫中菲行,讓我們為您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在多變的貿易環境中保持領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