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調整國際貿易條規(Incoterms)的最佳時機及原因

調整國際貿易條規(Incoterms)的最佳時機及原因

by | 04-17-2025 | 部落格

如果您是負責管理全球物流,您可能曾問過:「我們應該使用哪些國際貿易條規(Incoterms)?又應該在什麼時候調整它?」這些貿易條規不只是決定誰來負擔運費,它們會影響您對貨運的掌控程度、風險範圍,以及整體到岸成本。選錯條款,可能導致貨物延遲、產生額外費用,甚至損害客戶信任。

許多企業常犯的錯誤之一,是隨著業務發展與成熟,卻未曾重新檢視過採購條款。起初對新創企業最合適的條款,對於成長型企業來說,可能已經不再適用。

讓我們來看看國際貿易條規是如何影響貨物流動、企業發展下該如何調整策略,以及中菲行如何協助全球託運人,特別是在亞太航線上,更有效地運用這些貿易條件。

為何國際貿易條規在全球貨運中至關重要

Incoterms 是「國際貿易條規」(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的縮寫,由國際商會制定,是一套全球通用的規則,用來界定買賣雙方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的成本、風險與物流責任。

缺乏明確定義的國際貿易條規,可能會使企業面臨以下誤解:

  • 誰負責預訂貨運?
  • 誰負責貨物保險?
  • 誰處理通關延誤?

若您需要基礎的入門資訊,歡迎閱讀我們的《國際貿易條規101:簡易指南》。

目前有 11 種不同的國際貿易條規。重要的是,必須理解每一個術語都代表著不同程度的責任分配。有些條款讓買方負責大部分的國際運輸;有些則要求賣方承擔較多責任;也有的條件讓雙方共同分擔從工廠到最終客戶的風險責任。

較新或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物流專業知識和資源有限,通常會預設將責任轉移給貿易夥伴。出口商可能會選擇 EXW 或 FCA,將責任轉移給買方;進口商則可能選擇 DDP,讓賣方處理整段運輸流程。這些做法在早期階段或許明智,但隨著企業成長,可能反而造成負面影響。

理想情況下,託運人應該根據企業的成長階段調整國貿條規策略。學會適時地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掌控,將有助於降低風險並創造更高價值。

為何應隨著企業成長而調整貿易條件

隨著企業規模擴大與發展成熟,會發生幾件事:第一,談判籌碼提升,因為營收與貨量增加,讓您可與船公司或航空公司洽談更優惠的價格;第二,物流能力提升,您可能開始設立專門的物流團隊,管理承運商的選擇、文件處理與海關作業。

此時,藉由調整國際貿易條規來因應您的企業規模與複雜性是合情合理的做法,這有助於您強化對供應鏈的掌控。

舉例來說,中菲行曾協助多家中國企業出口貨物,將貿易條款從 FOB 或 FCA 改為 CIF 或 DAP,將更多運輸責任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的轉變為他們帶來了以下好處:

  • 從「戶到戶」的供應鏈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掌控
    減少對買方的依賴,改為主動掌控出貨流程。
  • 改善服務品質與交期
    與物流夥伴直接合作,提升流程可視性與回應速度。
  • 節省 10–30% 成本
    自行選擇可信賴的貨運代理人,可整合貨量、洽談更優惠的費率,並改善低效率。

真實案例:某全球 500 強消費電子品牌的國際貿易條規轉變

以下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全球500強智慧型手機與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的成功案例。在2010年至2017年的成長初期,該公司主要使用的貿易條款是FCA與FOB,由買方處理卡車運輸、報關等工作。

到了 2018 年之後,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公司改用 CIF 與 DAP 條規,以便更好地掌控成本、交期與船公司與航空公司的選擇。這項轉變是讓國際業務量成長的關鍵一步,因為他們擁有更全面的可視性,並能夠更明智地整合廠商。

這家全球的科技巨頭透過調整貿易條規以配合企業發展階段,成功強化了業務的掌控度與利潤空間。

該使用哪個國際貿易條規?選擇時的關鍵因素

在選擇貿易條規前,您的團隊應該評估以下幾項:

  • 成本控制:您希望自己預訂貨運,還是讓賣方將其納入價格?
  • 保險責任:誰為貨物投保?有些條款涵蓋了保險,有些則不會。
  • 清關能力:您是否具備處理報關與合規的能力?
  • 風險管理:何時該轉移風險?您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時間段?

避免國際貿易條規中常見的錯誤

在調整國際貿易條規的同時,請避免以下常見誤區:

  • 誤以為國貿條規會決定付款方式:他們並不會決定何時或如何付款。
  • 認為國貿條款定義了貨物所有權:條款僅定義成本與風險的分配,不涉及法律所有權。這需要經由您的銷售合約來定義所有權。
  • 忽略了保險:像 FOB 這類不包含保險的條規,請務必確認保障範圍。
  • 未明確寫出交貨地點:僅寫出「DAP 紐約」過於模糊,請指定具體地址以避免混淆或被保險公司拒賠。
  • 未釐清誰負責碼頭操作費:特別是在賣方需負責港口後的運輸時,更應明確在合約列出責任方以避免額外費用。

物流合作夥伴能幫助您選擇合適的國際貿易條規

隨著企業轉向更進階的國際貿易條規並掌控運輸責任,請記得,您可以依賴強大的全球物流合作夥伴協助管理這些附加責任。因此,選擇對的物流服務供應商變得格外重要。您應該尋找:

  • 熟悉各種國貿條規優缺點的專業團隊
  • 擁有AEO或CTPAT認證,確保清關順暢與安全
  • 擁有全球貨運網路,能支援跨地區的「港到戶」或「戶到戶」服務。若是貨運代理在很大程度上皆依賴代理商,將無法提供適當的品質控制和可視性。
  • 提供整合式服務(空運、海運、報關、物流、保險),能一站式處理所有運輸需求。

即使企業尚未具備內部物流專業,仍可透過像中菲行這樣的合作夥伴,引導您順利過渡、選用合適的運輸條件,並訓練內部團隊。

中菲行如何協助您實現更智慧的全球運輸

中菲行專注於協助企業管理高速且高風險的供應鏈,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的進出口。如果您對國際貿易條規的選擇感到困惑,我們可以提供:

  • 符合企業目標與成長階段的條規建議
  • 在亞太地區豐富的貨運經驗
  • 亞洲地區快速可靠的貨運網路
  • 即時、透明且靈活的運輸規劃
  • 專業國貿條規建議,協助您主動掌控成本與服務品質

無論您是首次處理國際貨運,或正在重新思考重要航線的策略,中菲行皆能提供知識與資源,確保貨物順利到達、客戶滿意無虞。

布局您的貿易策略

選擇合適的國際貿易條規不僅僅是控制成本,更關乎業務掌控度、流程可視性與風險降低。您的國貿條規策略應隨著企業成熟度而演進。

準備好邁出下一步了嗎?立即聯繫中菲行,評估目前的貿易條規是否仍符合您的營運能力,幫助您更明智地運輸、有效控管成本、穩健擴展業務。

 

New call-to-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