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全球航太物流的最大挑戰及解決方案

全球航太物流的最大挑戰及解決方案

by | 04-07-2025 | 部落格

全球航太物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供應鏈挑戰。從後疫情時代的干擾、地緣政治動盪,以及合規法規持續變動,航太OEM和供應商的物流主管正承受著確保營運順暢的巨大壓力。隨著產業加速全球化,特別是其生產業務逐漸轉移至亞洲,其物流策略將變得更加複雜。

中菲行近期與中國國際航空價值鏈領袖峰會(IASC)合作,訪談了數十位航太供應鏈高管,深入探討他們最迫切的物流挑戰。以下為這些挑戰的摘要,以及應對策略。

如欲更加深入了解中菲行與航太產業高階主管的專業分析,請閱讀我們的:《VUCA時代的航太產業物流》電子書。

 

1. 在遷移至新市場時保持可靠的供應鏈

賽峰集團 (Safran Group) 亞洲供應鏈負責人Ludovic Boisram表示:「雙重採購策略可以在供應鏈中斷時,創造更具靈活性的供應鏈。」 隨著航太製造商正多元化供應基地,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是最佳關鍵。該產業採取「中國+1」策略的趨勢持續增長,並逐步於東南亞與印度建立生產中心。然而,新市場也帶來運力限制、海關通關複雜性以及運輸時間增加等不少物流挑戰。OEM必須與熟悉當地市場的全球航太物流供應商合作,以確保供應鏈順利轉移。

 

2. 將業務拓展至中國航太市場

「在中國建立更加本地化的供應商基地,有助於打造一個更具永續性及靈活性的空中巴士 (Airbus) 供應鏈。「本公司的目標,是將所有必要零組件的供應,盡可能設立於鄰近生產基地的地區。」空中巴士 (Airbus) 中國地區採購負責人 Alexis Gonzalez Chiappe 表示, 未來二十年內,中國預計將佔全球飛機需求的22%,使其成為航太供應商的重要市場。然而,要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企業需要克服嚴格的認證要求、本地化供應鏈以及法規障礙等挑戰。企業應與產業集群以及在中國航太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物流供應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順利進入並拓展市場。

 

3. 維持精準的全球運輸交貨時程表

「後疫情時代的環境不同,交付網絡必須像時鐘一樣精準的運行。」 伊頓動力 (Eaton) (上海) 商貿合夥企業亞太區宇航事業部銷售總監 Philippe Mechin面對長達八年的新飛機訂單積壓,航太物流營運必須保持高度精準與效率。然而,港口延誤與地緣政治衝突等突發狀況難以避免。供應鏈管理者需確保貨運合作夥伴具備即時貨況追蹤、全天候支援服務,以及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多式聯運方案,以確保供應鏈穩定運行。

 

4. 透過高效的 MRO 運營支援更長的飛機生命週期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 (Embraer) 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 Mike Xu表示:「飛機的使用壽命可達 25 至 30 年。」 「但在中國,許多飛機在運營 20 年後便從客運市場退役,實際上仍有很大的剩餘壽命可供利用。」由於新飛機的交貨期長,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正積極延長現有飛機的使用壽命。這個趨勢推動了對於MRO服務的需求增長,尤其是中國以及東南亞。高效的MRO物流需要高時效的貨運解決方案、倉儲網絡以及高效的海關清關流程,以避免不必要的停機時間。

 

5. 管理超大型航太零組件

湖南金天鈦業科技有限公司 (Hunan Xiangtou) 民用航空部門負責人 Emrys Quan 表示:「我們的部分零組件尺寸非常大,形狀奇特,需要客制化的包裝」「坦白說,並不是所有物流供應商皆擁有這樣的專業知識來完成這項工作。」

飛機引擎、機身和起落架因其尺寸、重量和易碎性,帶來不少獨特的運輸挑戰。運輸超大型航太零組件需要專業的設備處理、法規專業知識以及路線規劃能力,以避免延誤所帶來的高昂費用。物流合作夥伴必須具備超限貨物(OOG)的運輸經驗,並能調度如Antonov An-124或波音747-8F等機型的貨機。

 

6. 如何在全球航太物流中保持領先

全球航太物流正在迅速發展,帶來諸多挑戰與機遇。為了有效應對這些複雜的挑戰,擁有具備航太產業專業知識且可靠的物流夥伴顯得格外重要。隨著企業拓展新市場、解決積壓問題並應對多變的貿易政策,戰略性物流合作夥伴的角色變得更加關鍵。透過積極應對這些挑戰,才確保在不斷變化的全球市場中維持營運順暢與持續增長。

如欲了解更多專業見解以及實用的解決方案,請查閱我們的電子書立即聯繫中菲行的貨運專家,告訴我們您的航太物流需求。

 

New call-to-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