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海運聯盟大揭密:託運人須知

海運聯盟大揭密:託運人須知

by | 02-13-2025 | 部落格

海運聯盟對運費、航線及供應鏈效率及全球貿易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 了解市場最新動態及其所帶來的物流影響。

海運聯盟在全球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

海運聯盟是海運業者之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共享船舶、擴大航線覆蓋的範圍和提升成本效益以優化運營。這些合作關係將會影響運費、運輸時效及服務可靠性,對於從事全球貿易的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海運業者需投入大量的資產 – 船舶、設備以及基礎設施,以維持高效的全球營運。透過海運聯盟,承運人無需獨自投資整個船隊,而是能夠透過共享資源,提升營運效率,擴大服務覆蓋範圍。

隨著主要海運聯盟不斷變化 – 2M 聯盟解散以及雙子星聯盟 (Gemini Cooperation) 和卓越聯盟 (Premier Alliance) 的成立 – 企業必須重新評估其物流策略。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能幫助託運人預測市場走向、降低風險,確保穩定的運輸選擇。

主要海運聯盟的發展趨勢

海運聯盟的整合與合作歷程

過去二十年來,海運業者整合重塑了全球貨運市場。獨立承運人的數量減少,再加上船舶的規模不斷擴大,讓海運聯盟成為了主要的營運模式。

自1990年代末以來,海運聯盟經歷了反覆組建、解散與重組 – 而這些變化通常與市場波動、法規異動以及貿易量改變相關。每當聯盟解散時,承運人會重新調整其貨運網絡,組建新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平衡服務能力與覆蓋範圍。

全球海運聯盟變革:最新市場動態為何?

2M聯盟解散

經過近十年的合作,馬士基(Maersk)與地中海航運(MSC)於2025年1月結束2M聯盟的合作。2M聯盟的解散主要源於兩者在策略目標上的差異。作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承運人,MSC透過大量收購船舶以進行擴張,而馬士基則朝著超越傳統貨櫃運輸的整合物流服務轉型。

2M聯盟的結束可能會對運力和服務航線帶來許多不確定性。隨著這兩大全球貨運巨擘重新調整貨運網絡,託運人可能將須面臨短期內運力緊縮或航線調整等挑戰。

雙子星聯盟(Gemini Cooperation):全新的海運戰略夥伴關係

馬士基(Maersk)與赫伯羅德(Hapag-Lloyd)將於2025年啟動雙子星聯盟(Gemini Cooperation),並引入軸輻式系統。與其在眾多直達航線上運營船舶,該聯盟選擇將貨物集中於主要樞紐港口,透過支線船舶進行最終配送。

該模式有助於減少港口擁塞並提高運輸可靠性,但同時高度要求各個碼頭高效協調運作。如果支線船舶發生延誤,運輸時間酒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卓越聯盟 (Premier Alliance):加強市場覆蓋率

HMM、ONE和陽明於2025年2月組建卓越聯盟。該合作旨在提升亞洲、美國與歐洲之間的服務覆蓋範圍,幫助平衡長途貿易航線上的船舶使用率。

為什麼海運聯盟會出現變動?主要原因為船舶規模的增長。在過去十年間,海運業者部署了更大規模的船舶,有些船舶甚至超過20,000 TEU,以應對持續增長的貿易需求。然而,持續增加巨型船舶在長途航線上成為了一大挑戰。透過海運聯盟的合作,承運人能共享運力,確保船舶在盈利水平上運營,同時維持每週的固定航班服務。

如欲了解更多最新產業動態,請查閱中菲行的部落格專區

 

海運聯盟的變動如何影響全球供應鏈

服務覆蓋範圍與航線效率

聯盟重組可能會改變服務航線、運輸時間和港口可達性。隨著承運人成立新的合作關係,託運人可能須面臨:

  • 船舶在重新分配時,可能出現臨時的服務中斷。
  • 港口停靠時程調整,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內陸的物流規劃。
  • 運輸時程調整,企業將需重新評估交貨時間。

在碼頭適應新的船舶共享安排之前,港口擁塞的情況可能會有所增加。為了減少運輸延誤,託運人應與其物流供應商緊密合作,預測潛在的中斷情況。

運力管理與運輸費率

通過共享船舶艙位,海運聯盟能夠降低資源未受到充分利用的風險,進而穩定運輸費率。然而,在海運聯盟的過渡期間,暫時運力短缺的情況則可能會導致運費波動。

舉例來說,當新的海運聯盟成立時,船舶和航線服務皆須經過重新分配及調整。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至三個月,在此期間可能會短暫出現服務不穩定的情況。

託運人應密切關注運費走勢,並將彈性的航線選擇納入考量。中菲行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在透過其貨運網絡確保艙位,協助企業靈活應對這些變化。

營運風險與靈活性挑戰

雖然海運聯盟能提升效率,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以下風險:

  • 船舶營運的掌控權下降 – 當貨物透過海運聯盟內的承運人運輸時,實際負責營運的承運人將做出關鍵決策,例如選擇哪些碼頭以及接受哪些貨物及商品。
  • 作業協調較為複雜 – 各承運人在硬體、軟體和作業流程上的差異,需要大量的協調與整合。
  • 服務中斷 – 若海運聯盟的夥伴遭遇延誤、改道或設備短缺,相較於直接與訂艙的承運人合作,託運人可選擇的應對方案相對較為有限。為了優化物流策略以應對這些風險,企業應選擇能夠跨足多個聯盟以提供彈性運輸的海運服務

企業的海運聯盟策略

1. 選擇合適的貨運合作夥伴

託運人在選擇合作夥伴時,必須評估其穩定性、網絡實力以及是否為海運聯盟成員。有些海運聯盟著重於與服務不同貿易航線的承運人建立合作關係,以促進市場拓展;其他則優先選擇與服務相似貿易航線的承運人合作,以鞏固該航線的競爭優勢。

2. 承運人選擇多元化

相較於僅仰賴於單一的承運人或海運聯盟,企業應該:

  • 將貨物分配於多個承運人,以降低風險。
  • 需要時,與非聯盟承運人合作,針對特定的貿易航線進行運輸。
  • 像中菲行這樣的NVOCC合作,利用其與多家承運人所建立的合作關係,提供最佳的運輸選擇。

3. 在合約中建立彈性

鑑於海運聯盟的不穩定性,企業應納入以下條款:

  • 多個承運人提供艙位保證。然而,企業必須注意,艙位保證通常需要額外的費用。
  • 彈性的服務條款,以應對航線改變。
  • 應急計劃以應對突如其來的中斷。

4. 持續關注產業動態

海運聯盟的結構會時常變動,託運人應與物流供應商保持聯繫,獲取即時更新及策略指導。中菲行能協助企業應對海運聯盟的複雜性,確保供應鏈不中斷。

全球海運合作關係的未來趨勢與考量

新海運聯盟的長期穩定性

雖然Gemini和Premier的穩定較高,但地緣政治緊張、監管審查和經濟變動等外部因素皆可能會促使海運聯盟重組的可能。

永續性與監管合規性

國際海事組織(IMO)已引入更嚴格的碳排放標準。儘管替代燃料逐漸興起,但要全面採用替代燃料仍極具挑戰性。海運聯盟成員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永續發展策略,這將進而影響船舶的可用性和定價。

數位化與人工智慧物流

區塊鏈、人工智慧預測和自動化訂艙平台重塑了海運聯盟的營運模式。這些技術有助於增加透明度,但託運人也因此需要適應新的數位物流生態系統。

藉由海運聯盟強大的物流策略高效應對市場變革

海運聯盟結構的變化將帶來機遇與挑戰。企業必須保持靈活性,謹慎評估合作的承運人,並多元化其物流策略。

中菲行能為您提供專業指導,協助您應對海運聯盟過渡、確保運力並優化全球供應鏈,特別針對於需要強大運力和亞太物流專業知識的企業。透過與擁有豐富經驗的物流供應商合作,企業可以降低風險,在多變的市場中保持彈性。請立即聯繫中菲行,讓我們為您量身定制物流應對策略,讓您保持靈活性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