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2025年貿易轉移、關稅以及東南亞經濟增長等影響

2025年貿易轉移、關稅以及東南亞經濟增長等影響

by | 02-24-2025 | 部落格

2025年,貨運市場波動因貿易戰爭、美國新關稅制度以及全球供應鏈策略調整而加劇。在川普總統的執政之下,大規模的監管政策皆有所改變 – 其中包含關稅上調與小額豁免規則 – 物流市場正在經歷重大的變革,而貨主們也被迫迅速適應這些改變。

在最新一集由中菲行贊助播出的The Freight Buyers’ Club播客中,我們邀請到中菲行的全球行銷副總裁Kathy Liu,以及貨運界傳奇人物、長榮與陽明海運的前董事長Bronson Hsieh,一同深入探討全球貿易的巨大改變、美國政策調整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以及東南亞如何崛起成為全球貿易靈活性的重要樞紐。

川普的新關稅戰略藍圖

美國關稅上調與最小比例原則異動對傳統供應鏈造帶來許多挑戰,其對電子商務與空運業的影響最為深遠。終止最小比例原則,意味著多數低價貨品將需繳納關稅,而這將導致跨境電商的成本與合規複雜性大幅增加。面對這個挑戰,許多貨主將被迫轉以B2B2C的模式運營,以維持效率及降低監管風險。

越南與東南亞:新興的製造國界

隨著美中緊張的情勢加劇,中菲行的全球行銷售副總裁Kathy Liu指出,越南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迅速崛起,正逐漸成為關鍵的製造中心。憑藉鄰近中國的地理優勢與穩固的經濟貿易關係,越南成為企業多元化供應鏈的理想選擇。其中,北越以高效的跨境物流,大幅簡化設備與生產線的調動,加速製造業的轉移進程。

各產業的貿易轉移正在重塑東南亞市場:汽車生產正轉移至泰國,電子產品的生產集中於越南,半導體產業則進駐馬來西亞,而印尼主要吸引與汽車生產相關的業務。這些產業格局的變革,反映了該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日漸提升。

隨著產業轉移,基礎設施等挑戰,特別是港口與機場,將迫使貨主轉向選擇多式聯運的解決方案。中菲行針對這些挑戰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從越南至廣州樞紐的跨境卡車運輸,促進空運的運輸效率,同時減少其運輸時間與成本。

貨主高效應對市場動盪的運輸策略

業界資深人士Bronson Hsieh強調,較小的貨運公司能透過保持靈活並專注於盈利而非市場份額,成功超越業界巨擘。然而他警示,2025年可能會有200萬TEU湧入市場,進而壓低運費,特別是在部分貨運公司將運量置於盈利之上時,很有可能會導致運費崩潰的情形。

在過去低迷的市場中,較小的貨運公司以專注於利基市場以及避免參與價格戰,成功保持了利率。他還強調,中型船舶在亞太地區內貿易以及美中關係所引發的航線調整,擁有戰略優勢,讓貨運公司能在貿易路線變動時保持靈活性。

隨著各產業積極適應多變的市場動態,所有目光皆聚集於跨太平洋海事年會(TPM)上,業界所有重要人士皆將齊聚一堂,共同重塑全球貿易。

全球貿易的未來走向

隨著TPM將近,The Freight Buyers’ Club主持人Mike King將與業界領袖於長灘齊聚,一同探討合約協商、貨運公司策略以及其他的關鍵議題。中菲行的執行長Jeffrey Shih將以嘉賓的身分出席,參與由業界專家所組成的圓桌會議,分享應對關稅更動、強化亞太供應鏈以及透過外包來優化物流成本等關鍵策略

貨主如何保持領先

作為擁有亞太地區專業經驗的3PL,中菲行能協助企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找到應對之道,提供量身定制的物流解決方案、貿易合規的專業知識以及端到端的供應鏈支援。不論是應對美國關稅新制,或是將東南亞作為下一個製造樞紐,中菲行都能為您提供所需的指導與支持。

如欲瞭解更多專業見解以及物流解決方案,請立即聯繫中菲行的貨運專家,了解我們如何協助您強化未來供應鏈。

 

敬請關注更多中菲行專業解析,讓我們一同探索多變的貨運市場,查看最新的The Freight Buyers’ Club播客集數。訂閱播客,即可獲取貿易專業解析、貨運趨勢和業界領袖的專業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