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 在TPM25論壇上,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執行長施振昇強調,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步多元化,企業需強化東南亞及印度的物流與國際貿易法遵能力。
施振昇執行長表示:「發展自身物流專業能力或與具備成熟物流經驗的夥伴合作,對於企業成功拓展至關重要。今日對物流基礎設施與合規的投資,將奠定長遠的成功基礎。」
隨著製造商普遍採取「中國+1」策略,在新興市場內建立物流專業能力或與具備豐富經驗的物流供應商合作已成為關鍵。施振昇進一步說明:「要駕馭貿易法規的複雜性、當地市場動態及運輸基礎設施的挑戰,企業需要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
觀察到全球貿易的變化,施振昇指出,在2018年至2023年間,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流量下降了19%,而同期東協對美國的貿易則激增91%。此外,過去五年間流入印度與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成長約50%,凸顯這些區域逐漸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鎮。而台灣仍在電子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扮演關鍵角色,進一步顯示台灣在這波供應鏈局勢變化中的戰略重要性。
中菲行觀察到市場的最新動態,並已主動強化在該地區的物流能力,以確保企業在拓展業務時獲得必要的支持。施振昇表示:「我們的戰略重點仍然是提供往返及橫跨亞太地區的客製化物流解決方案。我們的成長同時反映出企業對物流需求正日益增加。」
本次TPM25論壇匯聚了多位業界領袖,包括DHL Global Forwarding的Aditi Rasquinha、馬士基(Maersk)的Anne-Sophie Zerlang Karlsen以及太平船務(PIL)的Nils Roche,他們皆認同施振昇對於有策略地投資物流有其必要性的看法。與會者探討了供應鏈局勢的變動以及企業在拓展新市場時所面臨的挑戰。施振昇提醒,許多企業低估了生產轉移的複雜性,並強調成功不僅需要縝密規劃,更需建立穩固的物流夥伴關係並投資基礎設施,以確保營運順暢與長遠發展。
此外,施先生也強調了美國近期事態發展的重要性。他提到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生訪問白宮,雙方簽署了未來四年額外投資 1000 億美元的協議,這是川普政府吸引外國製造業投資回歸美國的戰略的一部分。此外,他指出,富士康、廣達、英業達、和碩、緯創等主要合約製造商正在將部分蘋果產品的生產設施遷至美國或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施先生強調,這些轉變將為中菲行集團等物流供應商創造巨大機遇,使其能夠在支持全球供應鏈的動態變化中發揮關鍵作用。
關於中菲行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作為領導全球綜合物流、運輸和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服務網絡涵蓋全球150自有服務營運單位、80個合同物流貨艙,以及超過200個戰略合作服務營運單位。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專注於提供創新且高效的服務,結合全方位的產業專業知識和創新技術,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公司秉持永續經營與卓越營運的理念,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且可靠的物流解決方案。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中菲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