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多年以來,數位化與傳統貨代之間的相對優勢仍存在許多爭論。然而,這是一個建立在錯誤假設上的過時議題。本文將帶您一同以當今全球貨運市場為背景,重新探討這個主題。
在 2012 年「數位貨代」首次亮相時,他們宣稱是專門提供全球貨運預訂服務的數位貨運平台,部分企業積極的嘗試在全球貨運管理的領域,達到和 Expedia 在個人旅遊管理方面一樣的成就——以消除中間商作為最終目標。然而,如今這些企業的營運方式,比起數位貨運平台,更像是傳統貨代,只是搭載了功能強大以及操作頁面更加直觀的預訂平台。
早期企業將「傳統貨代」形容為活化石,以大量員工透過電子郵件、電話以及傳真機來管理高度人工化、紙本化的流程。然而,如今大多數的貨代或多或少都採取了數位轉型,並推出線上預訂和追蹤貨運等功能。
數位化貨代與數位貨運平台的客戶承諾
當數位化與傳統貨代的議題剛興起時,數位貨代主打能夠提供更優質的客戶承諾履行能力,而吸引了許多託運人的關注。過去,預訂貨運意指,企業需要向貨代發送電子郵件,並等待數天後才能獲得報價。在完成預訂後,關於貨物運送狀態或延誤,能提供的資訊也非常有限。
風險投資公司對於數位化流程能吸引超過 2000 億美元的商機相當感興趣。他們將大量資金投入這些數位新創公司,而這些企業則將投資者的資金用於創建技術平台。(他們並未將資金用於建立全球貨運網路,這點稍後會更加詳細說明)。
最後,市場估值下滑,最初想要取代傳統貨代的目標也未能實現。儘管如此,數位貨運平台依然在全球運輸管理領域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在數位貨運平台上,熱衷的支持者最看重的是簡單直觀的使用者介面,這些介面能讓預訂、文件共享、貨物追蹤和數據報告等變得更加便捷。部分平台甚至提供庫存單位(SKU)運輸流程追蹤的功能,這對庫存管理和規劃非常有幫助。
在比較數位化與傳統貨代的差異時,數位貨代實現了全球貨運管理流程現代化以及數位化,這些努力解決了託運人所面臨的痛點,並帶來了實際的價值。
或許數位貨運平台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能迫使所有貨代正視自己,並採用更加簡化、無紙化的流程。對於傳統貨代而言,數位轉型相當關鍵——他們利用人工智慧、API、機器學習和 RPA 等工具來實現轉型。中菲行作為一個積極推動數位化策略的貨代公司,早在幾十年前就已開始實踐轉型,而隨著新競爭的出現也更加速了數位轉型進程。
全球數位貨運平台在哪些方面未能實現最初的承諾
早期數位貨代的角色被設定為能夠改變全球貨運市場遊戲規則,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分析數位化與傳統貨代之間的競爭時,我們發現,許多曾經轉向數位新創公司的託運人有回流的趨勢。我們在自身業務中也有觀察到這個現象。雖然中菲行流失了部分客戶,但也見證了更多的客戶回歸,原因為:一、當初承諾客戶新模式所帶來的優勢並未實現;二、託運人意識到現在的「傳統貨代」提供了更多在數位貨運平台上的優勢,且沒有數位化平台的那些缺點。
那麼缺點有哪些呢?根據我們與客戶以及其他貨運社群成員的討論,以下是他們的回饋:
- 價格不一定較低。在某些情況下,運費價格可能更高。數位貨運平台與傳統貨代一樣,與相同的船公司與航空公司談判,並提供類似的價格。並沒有太多證據顯示,數位化提高了他們日常運營的效率,從而使得他們能夠提供比傳統貨代更低的加價幅度。
- 要預訂可用艙位並不容易。一位需運輸危險品(如電池)的託運人聯繫中菲行,原因是他的供應商無法確保船公司運力,導致近約 100 個貨櫃滯留於上海。在這種情況之下,好看的使用者介面無法起到任何作用。託運人需要的是與承運商穩健的關係以及擁有專業知識的本地貨運專家(了解承運商、文書工作和海關障礙)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 較難找到人工客服。有時託運人需透過通話來解決問題或處理故障。自助服務流程和集中式聯絡中心可能可以提高營運效率,但未必能提高營運品質。託運人最看重傳統貨代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如何處理 80% 的日常交易,而是他們如何應對那 20% 的突發狀況。
- 缺乏當地專業知識。數位貨運平台將資本集中在技術平台上,卻未將重點放在建立全球貨運網路。請將自身的實際情況也納入考量。如果您正與美國的中央客服代表聯繫,而他又需要與亞洲的第三方貨運代理商協調以解決一個重要的延誤問題,那麼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像中菲行這樣的貨代,在四大洲擁有超過160個直營辦事處,而所有辦事處都在同一系統下運作。更重要的是,這些當地辦事處是由具備當地市場知識的貨運專家所組成,能夠及時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論是透過與日常聯繫的船公司、航空公司取得艙位,或透過長期的合作夥伴獲得當地的卡車運力,抑或是根據對當地海關流程的深入了解來修正有問題的海關文件等,當出現貨運問題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與擁有解決問題及資源的貨代合作至關重要。
如何明智選擇數位化或傳統的貨代
正如先前所說,如今的「傳統貨代」實際上為數位貨代。他們只是採用不同的策略走到這一步。與單一的貨運市場平台不同,這些新興的數位貨代利用其全球貨運的專業知識成功轉型,實現了更快速、透明及無紙化的營運模式。
所以最終還是回到一個典型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應該選擇單一的數位貨運平台,避免以先入為主的觀念管理託運人、供應商、承運商和貨代之間的合作?還是選擇與經驗豐富、已實現數位轉型,並且能夠提供便利性、速度、可視化貨運流程的貨運專家合作?
實際來說,這是在數位創新與數位轉型之間做選擇,前者是數位貨運平台所開創的新道路,後者則是許多傳統貨代所經歷的過程,而兩者各具優勢。
假設您是一個需要數位轉型的全球醫療網絡,並且正在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來協助您。您會希望選擇來自其他產業的科技新創公司,重新構思如何實施轉型計畫?還是選擇能夠將醫院營運的專業知識(如病歷管理、員工排班、帳單處理、保險理賠等)與數位轉型專業能力相互結合的夥伴,幫助您更快速、輕鬆地完成這些任務,同時確保完全合規?
建議選擇能夠同時提供雲端數據和實際專業支持的貨運代理商
貨運平台的數位化顛覆了歷經數百年發展的產業,促使整個貨運業對流程進行全面的重新評估,而這是一件好事。
但在選擇數位化與傳統貨代時,企業必須了解,兩者在數位化的差異幾乎為零。差別在於許多傳統貨代早已建立了全球貨運網路。對於託運人來說,與擁有強大全球貨運網路,並已完成數位轉型的3PL夥伴合作,可能會是更佳明智的選擇。
走向未來,科技將持續塑造供應鏈管理和貨物運輸的方式。但最終,在您選擇全球貨運合作夥伴時,除了平台之外,還需要專業知識和全球貨運網路,才能確保高效、可靠的貨物運輸。您將需要一個能夠同時提供雲端數據和實際專業支持的全球貨運代理商。
如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立即聯繫中菲行。